
合法性原则是指司法鉴定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这是判断评估过程和结果是否合法以及评估结论是否具有证据效力的前提。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立法和评估过程中
司法鉴定合法性原则是指司法鉴定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这是判断评估过程和结果是否合法以及评估结论是否具有证据效力的前提。
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立法和评估过程中的五个方面:认证主体是合法的;认证主体是合法的;认证主体是合法的。认证材料合法;认证程序是合法的;认证步骤,方法和标准是合法的;认证结果合法。
1、司法鉴定机构必须是合法的鉴定机构,该司法鉴定机构有权根据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获得司法机构在该机构或以上机构批准的司法鉴定权。省级或按照规定程序委托专门的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必须是自然人,符合规定条件并取得司法鉴定人专业资格的执业许可证。
2、法医鉴定材料主要是指鉴定对象与要比较的样品(样品)。鉴定的对象必须是法律规定的案件中的专门事项,法律未规定的专门事项不能作为司法鉴定的对象。例如,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将司法心理判定(俗称测谎仪)和气味识别(公犬识别)作为合法的识别对象,其识别结论不能作为证据。此外,身份证明材料的来源(包括提取,保存,运输,监督等)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评估程序的合法性,包括提交,决定和执行司法评估,接受,执行,补充评估,重新评估和专家联合评估,必须符合程序法及其他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
4、识别步骤和方法应经过法律确认和有效,识别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标准或部门(行业)标准。
5、评估结果的合法性主要表现在司法鉴定文件的合法性上。鉴定文件必须具有法律规定的文件格式和所有必要内容,鉴定结论必须符合证据要求和法律规范。